华中科技大学朱锦涛教授来我室做学术报告

时间:2017-12-12浏览:42

  2017年12月5日下午,应化工资源有效利用国家重点实验室石峰教授邀请,华中科技大学的朱锦涛教授来校访问并做了题为《高分子/无机纳米粒子的受限组装性能》的精彩学术报告。

  报告中朱教授首先介绍了什么是自组装,以及借助于自组装有序结构组装可以提高材料的各项性能并将其应用于光学材料、信息存储、药物传输与释放和高效分离膜等领域。但是聚合物自组装体系存在较多问题,如多形貌并存难以获得均一结构,由此朱教授提出一种解决办法,即受限组装。以嵌段共聚物与小分子氢键试剂构筑了梳状超分子结构,研究了超分子在三维受限条件下的组装性能;提出了中性界面的构筑思路,调节受限条件、氢键试剂比例等参数对微球内部结构进行了有效调控,得到了叠加环状、螺旋状和洋葱状等结构。将纳米结构解组装后可得内部具有规整孔道的介孔微球或新颖结构的纳米体。同时,采用超分子与无机纳米粒子协同组装的方式,将无机纳米粒子选择性地导入聚合物的特定微区,得到有序结构杂化材料。通过调节聚合物的性质和无机纳米粒子性质等,可调控纳米粒子在这种特殊受限空间中的分布、排列和取向,并实现了对杂化材料结构及光学性质的调控。报告结束后参会的老师和学生踊跃提问,朱教授都一一进行了回答,报告圆满结束。

  朱锦涛教授简介:

  朱锦涛,华中科技大学化学与化工学院教授、院长。2000年和2002年在湖南大学分别获得化学学士学位和应用化学硕士学位。2005年7月在中科院长春应化所获得高分子化学与物理博士学位。2005年10月到2006年十一月在加拿大阿尔伯特大学国家纳米技术研究所从事博士后研究;2006年12月至2009年5月在美国麻省理工大学阿默斯特校区高分子科学与工程系从事博士后研究。2009年6月至今任华中科技大学化学与化工学院教授、博导。研究集中在聚合物有序结构材料的设计、制备及结构与性能控制方面,包括微流控协助聚合物微球材料设计制、共聚物/无机纳米粒子有序杂化结构调控、超分子受限组装。先后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部973计划子课题、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基金等科研项目。近年来,以第一/通讯作者在Angew. Chem. Int. Ed., J. Am. Chem. Soc., Adv. Mater., Adv. Funct. Mater., ACS Nano, Small, Macromolecules, Langmuir等期刊上发表SCI论文80余篇。2009年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并获湖北省“楚天学者特聘教授”称号;2013年获中国化学会青年化学奖。2015年获得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资助。现为Macromolecular ResearchMaterials Express杂志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