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大学董彬教授及宋波教授应邀来实验室做学术报告

时间:2017-05-19浏览:144

应化工资源有效利用国家重点实验室石峰教授邀请,苏州大学董彬教授和宋波教授于2017年5月15日下午在科学会堂二楼分别做了题为《Smart polymer based micromachine》和《基于超分子组装的纳米荧光探针》的学术报告。

在此次报告中,董彬教授重点介绍了用于微机械的智能聚合材料的合成、具有智能聚合物构件的微结构的自下而上的构造策略,包括智能器件在微机械(包括微电机和微型泵)中的应用及其他应用领域的潜力;宋波教授主要介绍了利用超分子组装的多样性、可控性及裁剪性等特点,将具有荧光性的染料基团引入构筑基元,发展制备具有发光位置可控、荧光量子效率高、生物相容性好、以及生物毒性低等特点的纳米结构材料的方法,并探索这些组装体作为荧光探针在生物成像及离子检测等方面的应用。报告结束后参会的老师和学生踊跃提问,就感兴趣的问题与两位老师进行了讨论和交流

董彬教授简介:

董彬,苏州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智能高分子微纳马达方面的研究工作。他于2000年获吉林大学学士学位,2005年11月获吉林大学博士学位,其中2002年11月至2005年9月在德国明斯特大学物理学院&中德纳米中心(中德博士)联合培养,2005年至2012年先后在吉林大学、美国凯斯西储大学、爵硕大学从事科研工作,2012年11月加入苏州大学功能纳米与软物质研究院工作至今。他在Angew. Chem. Int. Ed., Adv. Mater., Adv. Funt. Mater., Small等期刊发表多篇论文,获发明专利3项。

宋波教授简介:

宋波,苏州大学材化部高分子专业教授,主要从事胶体与界面及功能超分子组装、太阳能电池等方面的研究。他于2003年获吉林大学化学学院理学学士学位,2009 年获清华大学化学系理学博士学位,2008年6月-2009年2月在 KU Lueven 留学,2009年获德国洪堡基金资助在Siegen大学从事博士后研究,2012年4加入苏州大学工作至今。他在Angew. Chemie. Int. ed., Adv. Mater., Adv. Mater. Inter., Nanoscale等期刊上发表文章65篇,现为全国高分子表征会理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