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 KIT Patrick Théato 教授莅临我校作功能性聚合物学术报告
2025 年 9 月 3 日(周三)下午 14:30 至 16:00,北京化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和化工资源有效利用全国重点实验室苏志强教授和张晓媛副教授邀请Patrick Théato教授进行学术报告,题为“Functional Polymers: from new synthetic routes to applications in energy storage”(功能性聚合物:从新型合成路线到储能应用)。本次报告特邀德国卡尔斯鲁厄理工学院(KIT)全职教授、知名聚合物科学专家 Patrick Théato 教授主讲,由北京化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副院长曹维宇主持,在我校东校区会议中心学术报告厅顺利举行,吸引了校内相关学科师生到场聆听。
报告内容:聚焦 PPMs 技术,串联合成与应用
报告期间,Théato 教授围绕功能性聚合物合成技术演进与学科发展方向展开系统阐述。他指出,自聚合物科学学科建立初期,聚合后修饰(Post-polymerization modifications, PPMs)便成为制备功能性聚合物的关键合成路径,为该领域早期研究提供了核心技术支撑。随着可逆失活自由基聚合(Reversible-deactivation radical polymerizations, RDRPs)技术的发展与应用,PPMs 的技术价值得到进一步提升——二者的协同应用,不仅实现了功能性聚合物库的高效构建,更为系统研究聚合物结构 - 性能关系提供了精准技术手段,成为推动聚合物科学领域理论与应用突破的重要技术组合。同时,Théato 教授从跨学科视角分析功能性聚合物学科发展趋势。他强调,功能性聚合物以特定化学官能团为基础,属于典型的交叉学科研究领域;有机化学领域的理论创新与技术突破,始终为通过 PPMs 开发功能性聚合物新型合成路线提供关键灵感,二者的深度融合是推动功能性聚合物学科发展的重要动力。未来需持续加强有机化学与聚合物科学的交叉研究,探索 PPMs 技术的新型实现路径,确保其在聚合物科学领域持续发挥核心合成工具作用,为功能性聚合物在储能等应用领域的技术突破提供支撑。
报告组织与互动环节
本次报告由曹维宇教授负责全程主持工作。开场阶段,曹维宇教授对 Patrick Théato 教授的学术背景、研究方向及学术成果进行详细介绍,帮助参会人员全面了解报告人学术资历。报告结束后,现场师生围绕 “PPMs 技术优化难点”“功能性聚合物储能应用场景拓展” 等问题踊跃提问,Théato教授逐一耐心解答,结合具体研究案例分享实践经验。整场交流氛围浓厚,有效激发了师生的科研探索热情。
活动意义:搭建国际学术桥梁,助力学科发展
此次学术报告的成功举办,不仅让我校师生近距离接触聚合物科学领域的前沿动态,拓宽了学术视野,更通过曹维宇老师的专业主持,保障了国际学术交流的高效推进。报告为我校聚合物科学、材料化学、储能材料等相关学科的科研工作者与学生提供了宝贵的学习机会,对推动我校相关学科与国际顶尖团队的合作、提升校内学术研究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报告人简介
Patrick Théato教授为全球聚合物科学领域知名学者,长期致力于功能性聚合物合成与应用研究,学术成果在国际同行中具有广泛影响力。其学术履历显示,Théato教授于德国约翰内斯・古腾堡大学美因茨分校开启学术生涯,2001 年获该校化学博士学位,奠定了坚实的理论与科研基础。凭借深厚的学术造诣,Théato 教授曾在全球多所高等院校及科研机构担任客座教授,覆盖中国、泰国、日本等亚洲国家的重点学术单位,为国际聚合物科学领域的学术交流与合作作出重要贡献。此外,其曾先后任职于韩国首尔国立大学、英国谢菲尔德大学,担任副教授职务,积累了丰富的跨区域科研与教学经验,对不同地区聚合物学科发展动态具备深入认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