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的位置:首页  合作交流  学术活动

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彭章泉研究员应邀作学术报告

来源:化工资源有效利用国家重点实验室      责任编辑:孙晓明

2022926日,应化工资源有效利用国家重点实验室孙晓明教授邀请,来自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的彭章泉研究员通过腾讯会议平台为我校师生带来了题为-空气电池反应原理的原位谱学研究的精彩线上学术报告。

-空气电池与锂-离子电池相比,具有更高的能量密度,近年来倍受关注。该电池的典型结构为:金属锂负极/锂盐有机电解液/多孔材料正极。正极中的活性物质来自空气中的氧气。目前的锂-空气电池普遍表现为循环寿命有限、能量效率低下,其能量损失主要来自氧气电极反应的过电势。深入研究锂-空气电池的反应原理有利于提升该电池体系的电化学性能。报告人利用现场谱学电化学研究方法(1)结合第一性原理计算,对锂-空气电池氧气电极过程中的中间产物、基元反应、反应位点和受限因子等进行了系统研究,对氧气电极反应过电势的起源进行了探讨,并提出了解决这一关键科学/技术问题的可行方案。

报告结束后,参会的各位老师和同学积极提问,分别就锂-空气电池未来的应用方向及报告中所提的现场谱学电化学研究方法的应用等问题与彭章泉研究员进行了讨论交流。 

彭章泉简介:19977月本科毕业于武汉大学,20007月和200312月在中科院长春应化所分别获硕士和博士学位。20044月至20061月,德国杜塞尔多夫大学物理化学研究所博士后(超快光谱电化学)20061月至200711月,丹麦奥尔胡斯大学化学系博士后(自由基电化学)200711月至20124月,英国圣安德鲁大学博士后(固态电化学)2012420207月,长春应化所研究员,2018年被评为杰青,20207月至今,大连化物所研究员。研究方向: (1) 现场光谱/质谱电化学,(2) 计算电化学,(3) -离子/-空气电池。成果和荣誉:发表学术论文50余篇,授权发明专利3项;英国牛顿学者,德国洪堡学者。











地址:北三环东路15号 电话:010-64425385 电子邮箱:cregz@buct.edu.cn
Copyright 2012 化工资源有效利用国家重点实验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