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的位置:首页  合作交流  学术活动

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闫学海研究员和Wiley期刊编辑翁博博士应邀到访并作学术报告

来源:本站       责任编辑:石峰

  2019年11月9日,应化工资源有效利用国家重点实验室石峰教授邀请,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闫学海研究员和Wiley期刊编辑翁博博士来我校进行学术访问,并分别做了题为“生物分子自组装光动力/光热治疗纳米药物”和“如何更好的发表期刊论文?”的精彩学术报告。

  闫学海研究员在“生物分子自组装光动力/光热治疗纳米药物”的报告中,首先介绍了光治疗纳米药物的现状以及仍需解决的问题,接下来提出了寡肽调控光敏药物自组装的课题。蛋白质与色素(光敏分子)协同自组装是自然界普遍存在的现象。在天然捕光天线复合物中,蛋白质和光敏分子的共组装使光敏分子呈三维有序排列,从而实现高效的光能捕获和能量传递。仅含有数个氨基酸的寡肽也具备复杂的自组装行为。其课题组利用寡肽调控光敏分子(如卟啉)自组装的热力学和动力学,获得了一系列多维度、多级次和多尺度的功能组装体。通过寡肽调控光敏药物之间的相互作用,可以实现对纳米组装药物的精准构筑,控制其在生物体(特别是肿瘤组织)的能量转化模式,其具有能量转换模式可控、体内循环稳定性长和生物安全性高等优点,为开发新型抗肿瘤纳米药物提供了新方法。

  由于日益严峻的科研竞争环境给科研人员带来了和以往相比更大发表论文的压力,翁博博士在“如何更好的发表期刊论文?”的报告中介绍了Wiley旗下材料类旗舰期刊的发展趋势和挑战,以及同行评议流程,编辑在处理稿件时着重注意的地方,如何选择合适的审稿人,如何应对审稿人的意见,以及在文章发表后如何获得足够的关注度和扩大文章的影响力等内容。

  报告结束后,与会的各位老师与同学踊跃发言,积极提问,分别就不同方向与闫学海研究员和翁博博士进行了讨论与交流。

  个人简介:

  闫学海,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生化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副主任。2008年7月于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获得博士学位,之后在德国马普胶体与界面研究所从事博士后和洪堡学者研究工作,2013年1月加入过程所。主要研究方向为生物分子组装和工程化,包括肽调控自组装化学与材料;超分子作用物理化学机理;光动力/光热治疗和免疫治疗等新技术。已发表SCI论文120余篇,SCI他引6500余次。现任 Colloids and Surfaces A、Green Energ. Environ. 副主编,ChemBioChem、ChemSystemsChem编委,中国化学会生物物理化学专业委员会、青年化学工作者委员会和中国生物物理学会纳米酶分会委员等学术**。

  翁博博士于2006年在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获得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学士学位,2012年12月,她在澳大利亚伍伦贡大学获得化学博士学位。此后,翁博在重庆西南大学工作了三年,她的研究重点主要是导电高分子复合材料的微纳米加工和生物应用。翁博于2016年10月加入Wiley,目前担任Advanced Materials, Advanced Energy Materials, Advacned Science, Macromolecular Journals and Journal of Applied Polymer Science等期刊的编辑工作。










地址:北三环东路15号 电话:010-64425385 电子邮箱:cregz@buct.edu.cn
Copyright 2012 化工资源有效利用国家重点实验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