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拿大阿尔伯塔大学曾宏波教授和中国科学院大学闻利平教授应邀到访并作学术报告
2019年10月23日,应化工资源有效利用国家重点实验室石峰教授邀请,加拿大阿尔伯塔大学曾宏波教授、中国科学院大学闻利平教授来我校进行学术访问,并分别做了题为“Hydrophobic Interactions in Water and Hydrophilic Attraction in Oil”和“Bioinspired Smart Gating Nanopores”的精彩学术报告。
曾宏波教授在这“Hydrophobic Interactions in Water and Hydrophilic Attraction in Oil”的报告中,首先介绍了胶体与界面科学、分子和纳米力学以及相关工程体系中的界面科学的发展历程,总结了表面力仪(SFA)及原子力显微镜(AFM)等先进仪器在纳米材料、高分子材料及化工、能源和环境等领域的应用。分子间的相互作用力及表面特性对材料的理化性质和功能具有决定作用,报告重点介绍了功能材料中的疏水和亲水作用。在疏水作用研究方面,曾教授团队首次证明了疏水表面作用自发空穴效应的存在,并建立了相应的理论模型,并以水下气泡与不同疏水表面的作用实验现象为例,深入浅出地阐明了疏水作用力的机制。在亲水作用研究方面,以两性离子、阳离子及阴离子物质改性材料表面,研究水下油相的分离机破乳现象,并阐述如何设计先进功能材料。
闻利平教授在“Bioinspired Smart Gating Nanopores”的报告中,主要讲述了他们课题组利用含偶氮苯基团的DNA链段组装于聚合物纳米通道模板上,构建了光调控的纳米通道。该系统利用了DNA的高度可编程性和偶氮苯分子的光响应特性,构建了光响应分子机器,结合人工固态纳米通道技术,实现了光驱动的ATP分子跨膜传递。独特地利用光来调控DNA适配体的展开和折叠,从而实现对生物分子的捕获-释放-转运过程,并通过稳健且可调节的过程实现特定分子的无损转运。该体系为光驱动分子马达和可控物质传输及分离的研究提供了思路,并且可进一步拓展到其他物质的光驱动跨膜输运。
报告结束后,与会的各位老师与同学踊跃发言,积极提问,分别就不同方向与闻利平教授和曾宏波教授进行了讨论与交流。
个人简介:
曾宏波,加拿大阿尔伯塔大学化学工程和材料工程系教授, 加拿大工程院院士、国家讲席教授、分子力与界面科学首席专家、加拿大皇家科学院青年院士。获清华大学工学学士和硕士学位,师从王晓工教授;获美国加州大学圣芭芭拉分校博士学位,师从 Jacob Israelachvili 教授和 Matthew Tirrell 教授。已在高水平SCI 期刊发表论文256篇,撰写和主编专著一部。荣获 Petro-Canada Young Innovator Award (2013),Martha Cook Piper Research Prize (2016),The Canadian Journal of Chemical Engineering Lectureship Award (2016),加拿大化学和化工学会 Hatch Innovation Award (2018),国际杰出青年化学工程师奖 (2019),加拿大自然科学与工程研究理事会(NSERC) E.W.R. Steacie Memorial Fellowship (2019)等,2017年被授予加拿大国家讲席教授(Canada Research Chair, Tier 1),2018年当选加拿大皇家科学院青年院士,2019年当选加拿大工程院院士。目前研究和教学方向主要包括胶体与界面科学、高分子材料、分子和纳米力学、以及各种工程过程(化工、矿物、石油和环境工程)的界面现象等。
闻利平,中国科学院理化技术研究所研究员,中国科学院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杰出青年基金项目获得者、科技部纳米科技重点研发计划项目首席科学家、中组部国家级领军人才、科技部中青年科技创新领军人才、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服务基层专家、北京航空航天大学青年拔尖人才校外导师。主要从事仿生微纳米孔膜材料的构筑及应用领的研究工作,主要成果包括:提出了限域孔道离子可控传输的设计思路,揭示了限域孔道离子输运的本质及调控规律,构筑了系列限域微纳米孔体系,并将其应用于环境、资源及能源领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