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的位置:首页  合作交流  学术活动

高能物理所高学云研究员应邀来实验室作学术报告

来源:本站       责任编辑:汪乐余

应化工资源有效利用国家重点实验室汪乐余教授邀请,高能物理所高学云研究员于11月10日下午在图书馆一层中心会议室为本校师生做了题为“基于64-Cu团簇分子成像剂的原位肺癌的正电子成像检测”的学术报告。报告会由汪乐余教授主持。

在“基于64-Cu团簇分子成像剂的原位肺癌的正电子成像检测”报告中,为了同学们能够更好的了解相关研究领域,高学云研究员首先介绍了临床早期诊断的不同阶段的检测方法及特点,其中核成像在目前临床医学中影像检测灵敏度最高。PET(正电子发射成像)灵敏度高,空间分辨率高,是目前临床上肿瘤早期诊断的重要方法。高学云研究员结合自己研究组的研究实例,介绍了基于64-Cu团簇和荧光蛋白复合的成像剂开发过程,对相关原理、表征和应用讲解非常清晰。另外,高学云研究员还介绍了他课题组近期正在合作研究的基于同步辐射的X-射线相衬成像技术的研究进展。整场报告内容丰富,讲解生动,赢得报告现场师生的热烈掌声,最后的互动交流环节也与师生们进行了积极的讨论。

报告会结束后,高学云研究员在汪乐余教授陪同下,参观了化工资源有效利用国家重点实验室及校人才引进孵化平台实验室,并就双方感兴趣的研究领域和项目进行了广泛交流和讨论,同时探讨了开展进一步合作交流的意向。

附高学云研究员简历:高学云,中科院高能物理所研究员,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中科院纳米生物效应与安全性重点实验室副主任,并入选中科院百人计划。1992年毕业于郑州轻工学院,2003年毕业于中科院固体物理所凝聚态专业博士,2004-2007年于美国纽约城市大学从事博后研究,2007年至今中科院高能物理所研究员。高学云研究员主要研究领域是建立创新的生物分析方法,精准地阐述细胞活动的分子机制、原位检测活体内的早期病变指标,为疾病早期诊断和治疗提供新的生物分析方法 。主要从仪器硬件、纳米探针理论模拟、活细胞、活体分析出发,系统开展细胞/活体原位分析方法研究。代表性论文发表于Acc. Chem. Res.,JACS,Adv. Mater.,Anal. Chem.等国际知名学术期刊。



 










地址:北三环东路15号 电话:010-64425385 电子邮箱:cregz@buct.edu.cn
Copyright 2012 化工资源有效利用全国重点实验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