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大学何彦教授应邀来重点实验室进行学术报告
应北京化工大学化工资源有效利用国家重点实验室吕超教授课题组邀请,湖南大学何彦教授于6月4日下午到访实验室并为我校师生作了题为“非荧光金属纳米颗粒的实时单分子成像研究”的学术报告。
本次报告何彦教授介绍了其课题组近年来在金属纳米颗粒的实时单分子成像方面开展的研究工作。何彦教授首先介绍了金属纳米颗粒作为一种理想的单分子探针与单个荧光有机分子和量子点相比具有的亮度高、光稳定性好、可被长时间示踪等优点。之后介绍了其课题组围绕在细胞环境中进行单个金属纳米颗粒成像的共性问题,研究了多种大小和尺寸可调的单分散球形和棒状金属纳米颗粒探针的制备方法,并最终发展了一系列高灵敏、高分辨和高通量的单颗粒共振散射光成像和光谱技术。同时,何彦教授也详细介绍了非荧光单分子探针成像技术在实时原位考察纳米颗粒与细胞膜外基质的相互作用、纳米颗粒在化学和细胞界面的受限运动、细胞内信号分子局部浓度的动态变化等方面的应用,这些非荧光单分子成像方法和技术也为复杂细胞体系的分析提供了新的思路。最后,何彦教授与在座的师生进行了热情而友好的互动交流,让大家受益匪浅。
何彦,1995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化学系,2001年获美国爱荷华大学分析化学博士,2002年至2005年在美国艾姆斯国家实验室杨士成课题组从事博士后研究,2005年6月回国,现任湖南大学化学化工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2007年入选国家“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2012年获湖南省自然科学杰出青年基金,2014年获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长期从事单分子单细胞光谱及成像技术开发与应用研究。近年来在包括Nat Commun、JACS、Angew Chem 、Anal Chem 等刊物上发表论文20余篇,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科学仪器基础研究专项、重大研究计划培育项目、面上项目各一项。